
大动作?已制定环汤逊湖等环湖更新方案!
据了解,2025年武汉将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统筹推进“留改拆”,谋划项目243项,大力实施城市更新,促进城市结构优化、功能完善、文脉赓续、品质提升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
一是解决安全隐患,改善城市环境。全年计划实施30个征地征收攻坚项目,持续推进城中村改造,改造危旧房169万平方米。
二是修复城市肌理,提升城市品质。推进青岛路等16片历史街区保护利用,加快大智门火车站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,提升三阳设计之都等片区功能品质,完成20万平方米历史街区建筑改造腾退。同时对一批老旧厂区(街区)进行改造。
三是完善配套设施,提升片区功能。改造老旧小区200个,并对汤逊湖、东湖等位于生态底线区的景中村进行更新改造。目前上述各项任务都在有序推进。
为了强化城市更新支撑保障,我们坚持“无体检不更新”,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,起草城市更新专项规划,系统谋划城市更新行动目标、重点任务、建设项目和实施时序。
加快推进《武汉市城市更新条例》立法进程,夯实城市更新法治基础。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,积极向上争取资金,推行“XOD+新PPP+EPC”复合型开发模式,探索建立城市更新基金,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
武汉中心城区首批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示意图
将按“七个带动”的思路推进城市更新。一是以城市更新带动产业转型发展。通过完善配套设施,优化交通组织,提升公共空间品质,丰富商业业态,创新消费场景,改造提升一批传统商业街区,实现功能转换、业态升级、活力提升。目前正着力把汉正街有机更新打造为“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和治理转型”的典范。
二是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更新。通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厂区,植入新业态新功能,带动老旧厂区、厂房和设施更新。目前正在谋划推进武钢产业升级带动北湖片区城市更新,打造产业转型带动城市更新的样板。
三是以道路建设带动城市更新。按照“以路为轴,六带引领”的思路,即带开发、带建设、带改造、带整治、带保护、带管理,推动道路沿线片区更新。今年计划重点推进解放大道沿线片区更新,打造“老汉口城市之脊,新时代复兴之路”。
四是以湖为单元带动城市更新。结合武汉“千湖之城”的特色,研究探索环湖片区整体提升,构建“湖、城、人”融合空间格局。已经制定环东湖、汤逊湖、后湖等环湖更新方案,探索采取“XOD+新PPP+EPC”的模式一体化建设和运营。
五是以历史风貌区建设带动城市更新。用好我市丰富历史文化资源,加快历史建筑保护修缮,提升历史街区功能品质,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,打造汉口百年风华之路、武昌千年黄鹤之路、汉阳万载知音之路3条文化游览轴线,塑造武汉城市IP品牌。
六是以厂网一体化带动城市更新。按照“市区协同、雨污协同、厂网协同”的理念,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新改建,优化完善污水分区及管网系统,实现“源—厂—网—河”一体化。目前正在打造黄家湖和后湖两个污水管网全覆盖样板区。
七是以城中村改造带动城市更新。用好城中村专项借款,“一村一策”采取拆除新建、整治提升、拆整结合等方式,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全市城中村改造,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,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,实现城市面貌焕新。今年5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。
